原标题:黄磊的“老处女作”逆势上映 票房不如预期
本周末,黄磊的“老处女作”在争议中上映。
日本居酒屋变成爆肚店,高尔夫变成打羽毛球,医院里乱入一个墓地推销员.....不少日版的原作粉有点儿受不了:这能叫本土化?
从市场的角度来看,它也没有掀起什么水花,第一天获得超过20%的排片,819万的票房表现实在说不上突出,第二天很快就掉到了第六名,目测最终票房可能在3000万上下。“很多年轻的朋友并没有那么喜欢这部电影,因为它太平了,”黄磊自己也承认。
但娱乐资本论从采访中发现,《麻烦家族》依然有它独特的价值。它是近年来少有的从日本大公司手中拿下影片翻拍权的作品,作为五大日本电影公司之一的松竹映画对版权的便利提供,背后透出的是对中国市场的浓浓兴趣,据说,松竹目前已经成立了一个负责合拍的五人部门,其中有三位员工会说中文。
从《哆啦A梦:伴我同行》到《你的名字》,日本电影在华屡屡获得让人惊叹的市场成功,对比日本已经停滞的本土市场,日本电影公司不得不开始重视这个电影崛起速度惊人的邻居。娱乐资本论了解到,除了松竹,日本五大电影公司中的东宝、角川都跃跃欲试,在酝酿合拍计划。
但这只是一个开始,想要跟日本影视公司合作,在文化、创作上的差异,可能将面临很多问题。
而且,今天爆出的萨德部署可能停止,中韩有望重启影视合作的消息,让一直半温不火的中日合作,又平添了一份不确定性。
要没有黄磊执导,江志强的安乐影业入伙,版权可能拿不到?
“版权,对我们来说,不是问题。”
谈及如何获得原作《家族之苦》的中国影视改编权时,《麻烦家族》的出品人顾晓东这样说道。
顾晓东在日本影视行业工作过多年,曾是岩井俊二《燕尾蝶》的创作团队成员,他还有一个身份是上海国际电影节“华语新导演计划”的发起人。
去年顾晓东邀请山田洋次来华授课,当时他放映了山田导演的《家族之苦》,电影获得了很大的反响,89年历史的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掌声雷动,乐开了花的山田洋次主动跟他提出,“要不你来拍一个中国的版本?”
“《家族之苦》的日本出品方松竹映画的高层陪同前来,说到改编合作,他也在场。”顾晓东告诉娱乐
资本论。
有知情人士告诉娱乐资本论,这次《麻烦家族》拿下日本版权,是行业内比较惯例的版权价格,大概是制作成本的10%甚至更低,山田洋次还参与了剧本的审查,后期影片票房达到预期,日方会有一些额外的利润分成。“类似于分红的意思。”
听顾晓东的说法,这个片子的版权最早是他拿下的。有了山田洋次的口头答应,听起来整个过程是一个“走后门”的特例,但娱乐资本论发现,实际情况是,顾晓东后面的攒局才是关键。
首先,顾晓东拿着原版光碟去了乌镇找黄磊,以艺术和情怀说服黄磊执导,选择黄磊的理由是“他自编自导过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,我觉得他是最合适的人选。”
娱乐资本论从知情人士处获悉,这个项目是按照正常流程走的,想要拿到版权,中方其实需要先给到一个影片从制作到宣发的完整提案。
提案要求中方提供影片的制作成本、宣发预算、票房预算、参与出品公司,以及投资占比等核心信息。
而在这一个项目中,中方还需要解释为何选定《家族之苦》这个作品,以及这一改编跟中国市场的契合度,是否会邀请日本专业团队共同创作,以保证原作背景的风俗习惯等等。
为了增加版权获得的成功率,中方公司还需要突出自身优势,比如是否具有丰富影视内容项目制作经验、强大的融资手段和能力、以及与国内外资深电影制作、发行、经纪机构具有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等等。
根据时光网、猫眼等平台资料显示,现在排在第一出品方的是风火石文化,正是黄磊的公司,这家公司的法人是黄磊跟妈妈姓的姐姐曹晖。
从这点来看,就可以理解为何出品方当中还有江志强的安乐影业了,应该就是黄磊为了提高获得版权的可能性而请来站台的公司。
安乐影业在此之前并没有主导过任何跨国版权改编的的项目,对日更多的还是影片引进合作,去年内地上映的《寄生兽》,在香港上映的《进击的巨人》都由安乐引进。安乐方面透露,他们参与投资了这部影片,同时是这部影片的宣发主控方。“这次合作更多还是因为黄磊,安乐后续跟黄磊还有合作。”
中日电影合作会越来越多吗?
虽然对中方要求严苛,但《麻烦家族》是近几年来松竹重返中国市场的第一个中日合作项目。
在中韩电影合作风潮因为政治原因停滞后(戏剧的是,今天有消息表示,因为韩国可能停止部署萨德,中韩合作有望迎来转机),外界一度认为中日合作会成为下一个可能的趋势,相似共通的东方文化,成熟的电影工业,丰富的电影人才,都为合作提供了条件。
日本在此之前很少关注除了好莱坞以外的海外市场,2015年《哆啦A梦:伴我同行》在国内狂扫5亿,是一个现象级的转折点。就连迪斯尼都把《加勒比海盗5》的全球首映搬到中国,中国市场的迅速崛起,让日本不得不开始关注这个邻居。
不过,《哆啦A梦:伴我同行》票房奇迹后,《你的名字。》、《寄生兽》的入华,加上“哄抢”东野圭吾小说IP,到《嫌疑人X的献身》的本土改编,国内电影市场跟日本的合作依然还停留在单一浅层的阶段:版权改编或引进片。
接下来更深层的合作,肯定是合拍。
松竹映画作为日本最大的电影制作发行公司之一,目前成立了一个对接国外合拍等业务的部门,有5个人负责中国市场的合作,其中三个人会说中文。
接下来,松竹还将和上影联合打造一部宠物电影,同时,松竹还对中国的网络小说家江南的《龙族》特别感兴趣,为此专门拍摄了一个预告片《尼伯龙根之歌》,希望借此试探市场反应,未来有望拍摄剧集和电影。
实际上,很早以前松竹映画跟国内的合作是很密切的,比如刘德华主演的《墨攻》,张一白导演的《夜上海》,背后都有松竹的身影,松竹还大力扶持了台湾导演侯孝贤。但后来中国电影快速崛起,松竹却因为国内市场不景气,开始减少跟中国的合作。
除了松竹,在日本市场占有率达到60%的龙头老大东宝也不甘落后,去年《你的名字。》就是东宝跟中国合作非常成功的一次,东宝接下来有可能会有跟中国的合拍项目。
目前中日合作 有划时代意义的项目可能就是《妖猫传》了,日本五大电影公司之一的角川对中日此次电影合作非常重视,“希望能实现迄今为止中日在电影方面最大规模的一次合作。”
在此之前,这个项目陈凯歌酝酿了多年,直到国内有新丽传媒这种电影界的新锐公司愿意投资。
更多的中日合作项目,还包括对日剧的改编,比如尚世影业改编同名日剧的《求婚大作战》《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》、《最完美的离婚》,拉近影业的《问题餐厅》等等。
中日合作文化和创作上的差异,亟待磨合
要指出的是,现在的合作只是一个开始,接下来双方合作必然有很多差异要磨合。
首先需要看到,日本本土电影市场的状态,决定了日本企业能在中国市场上投入多大的精力。
据了解,目前日本电影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市场,“日本电影的内循环是非常成熟的。”日本电影的产业,一年的票房大约在120亿人民币左右,每年的产量和票房都维持得非常稳定。
一跟日本影视企业打过交道的行内人士透露,近年来,日本本土影视行业稳定,很少有公司会把海外业绩算入年度预算,很多企业并没有更多的精力和人力去开拓海外市场。
稳定带来的还有保守,很多公司对外合作首先考虑的是“安全”,“这个改编,是否会损害原作,这次合作,是否能在品质上有做保证。”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。
娱乐资本论曾经报道过,(点击蓝字复习:东野圭吾作品相继被改编,日式推理IP在中国改编还需克服哪些难题?)跟这次的《麻烦家族》需要一份详尽严苛的提案一样,4月上映的《嫌疑人X的献身》,中方拿到授权后,也要向日方提交详细的改编方案,剧本需翻译成日文,并且要面临诸多改编要求。
娱乐资本论记得,去年《你的名字。》在华上映,东宝在很多细节上把关严苛,甚至连中国版本的配音,它都要派人到承制方长影译制片厂来监督。
文化和创作上的差异可能也是双方在合作上所面临的问题,日本电影人在创作上有其非常“顽固”和不愿变通的一面,对他们来说,电影不仅仅是票房和金钱,他们对待电影和创作本身的这种态度,让他们很难做出特别迎合中国市场的东西。
而且,日本的观影消费群体,不同于中国被年轻人主导,而是以中老年人为主,日本的电影,并不像好莱坞电影,是对外输出的文化形态,这也决定了,在跟中国合作时,可能面临诸多创作上的分歧。
一个具体的例子,顾晓东担任过岩井俊二的在华经纪人,他目睹过络绎不绝的中国公司拿着钱找上门来,希望能跟这位在中国年轻人心目中拥有超高人气的导演合作,甚至连顾晓东都提议,能否拍一部《燕尾蝶2》,“但这么多年了,剧本都没有拿出来,他说没有想好。”
想吃上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,中日合作方恐怕还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。